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其所体现的综合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语言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实、丰富、健康。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对自己做加法,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潇洒自如、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对自己和学生做减法,才能传授给学生课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门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对自己做加法,扩展自己的专业范围
开始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后,我意识到做加法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这是由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历来文史哲不分家,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不分家,文学离开了政治、哲学、历史等就变成了无本之木,语文教学离开了历史、哲学等文化,同样也会变得没有根底。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语言文学,而且包括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社会学等,其中儒释道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对解读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有重要意义,尤其需要掌握。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而是应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人文情怀。关注世界与国家时事,关注当下社会的文化思潮、价值取向和审美动向,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才能对学生的成长有哲理的启迪与心灵的沟通,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
二、对自己做减法,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
对于教师而言,仅对自己做加法还不够,还要经历一个由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厚积而薄发,要善于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将自己摄取的各方面知识概括总结成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课在欣赏作品之前一般要先介绍作者,但如果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来介绍作者的经历,比如介绍苏轼,就把苏轼从汴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还京—杭州—颍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的经历一一道来。这样的介绍固然全面,但学生的认识只能流于表象,不能超越时空,不能追溯当时的历史文化对作家的影响,不能深入到作家的思想人格里去,还原一个活生生作家的人生情趣与人生态度。
反之,如果注入历史文化的内容,将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对苏轼人格的渲染与熏陶,强调他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境界,始终对生活抱着满腔热情的人格魅力,就会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在课堂上老师以问题“请为苏轼贴上适当的标签”导入,之后便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重点倾向于苏轼悲剧性的人生,以及他屡受打击却不自我放弃的人生态度,强化学生对作家人格的认识,通过《初到黄州》,体会他“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乐观精神,通过《临江仙·夜归临皋》,体会他“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的超然旷达的处世态度,突出他在逆境中求生存、愤懑中求达观的精神境界。这样从人文精神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个作家,无疑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对学生做减法,传授课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经历了一个由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后,就能够得心应手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减法。对学生做减法,传授的就不是繁琐凌乱的资料和知识,而是经过提炼概括的基本理论、规律和一般方法。
例如有些词语作为一种固定意象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如月、梅、杨柳、芳草、菊花等。这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高又具有相对固定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的表征,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它们作为桥梁为学生链接成一道“文化”的风景线,揭示出它们的意蕴,还原这些意象历史的纵深感与厚重感,赋予它们普遍的人文意义而不是让它们孤零零地呆在一首小诗里。比如以“月”为中心意象的诗词多到数不胜数,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春江花月夜》。假如不能品味出“月”本身的宇宙意蕴和人类赋予的象征意义,就不能品味出全诗的神秘感、深邃感以及相思这个原型主题。解读这些意象,就是在审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和情感,就是帮助学生沟通古今、跨越时空。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规律,又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以及必要的文化知识时,就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获得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