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园地 · 教学心得 · 正文

教学心得

传递知识,托举成长:《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材料工程学院 宋梦华)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02 点击量:

2022、2023年度教学质量优秀

专业课是学生从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的载体,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主战场,是塑造未来工程师专业灵魂的大熔炉。依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面向材料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材料类专业的核心课,《材料科学基础》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分享几点凝练于教学实践探索中的深切感悟。

一、重构课程内容,让知识立体鲜活

《材料科学基础》是利用基础科学解决、探索材料实际问题中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深奥、概念抽象的特点。若侧重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平面铺陈,会导致学生既迷茫于不知来龙去脉、所为何事,又无法建立起抽象知识的形象特征,从而坠入枯燥迷阵。为此,从两方面重构课程内容:一是聚焦知识“内核”与“源流”,围绕知识点,构建知识来源、内涵、与其他知识点关联以及应用场景,不仅阐明“是什么”,更深挖“为什么”、“怎么用”;二是构建“视觉资源库”,收集、设计、制作大量图片、视频、实物以及互动演示实验,让抽象概念能够具象展现,让知识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化。

二、渐递启思导学,点燃思维的火花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背后的推理演绎过程,从而逐渐形成专业思维。为此,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以“真问题”为起点,从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精心挖掘熟悉现象中的陌生问题,通过现象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探索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思维碰撞,形成真实有效的互动,学生不仅能体验到知识背后的逻辑,更能深刻体验到思维的关键点,从而训练了专业思维范式。

三、拓展课程边界,架设书本与世界的桥梁

课堂的边界,远大于教室四壁;课程的边界,远超越书本方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增长专业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建立了课程案例库,收集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理论发展史、典型工程实例、科技前沿进展等案例,同过课堂分享、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回溯历史中,触摸科学温度;在连接前沿中,感知时代脉搏;在深耕案例中,锤炼实战能力。

四、科创实践赋能,创设实战演练场

知识的价值,始终在运用与创造中闪耀;专业理论应该转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课程日常训练与考核过程中,大幅减少纯知识型题目,设计大量以工程问题为背景的综合应用题目,训练、考察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金相大赛、铸造工艺大赛、热处理大赛等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在真实场景中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锤炼解决问题能力。

五、用生命温暖生命,托举学生成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许多问题源于对专业、职业以及人生发展的不清晰,也会暴露出学习方法、品行素养上的一些问题。为此,利用课间以及课后聊天的方式,和学生们交流探讨学习方法、人生感悟以及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助力学生建立清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支撑学生的成长。

回望教学之路,我们相信卓越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精炼厂”,更是思维的“锻造炉”、视野的“瞭望塔”、实践的“演练场”和心灵的“培育圃”。我们课程团队将继续以敬畏之心深耕教学,以创新之火点燃智慧,以仁爱之心托举梦想,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条: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信号与系统》教学心得 (电子工程学院 王丽)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电话:029-88621232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