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媛 经济管理学院
2016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2018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2019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
转眼间,入职已近15年,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15年来,我一直秉承着对自己的工作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讲好每一节课。在多年的授课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课前精心准备——备课到位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准备环节是高效的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的课前准备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进行学情分析
授课前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及能力进行充分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特点、学风等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备课工作。
2、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
第二,确定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资源。我在授课准备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资源通常有以下几类:①知识讲解类资源,包括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等;②测试题和作业类资源,以“雨课堂”为主,用平台“测试题和作业”大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需求;③相关参考知识和前沿知识类资源,如会计网校视频等。以上三类资源,将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教学流程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时,应当以“学生能理解、能做、能应用、能完成”为起点,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尽量讲得通俗易懂,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授课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4、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实现“做中学”
提前将教学案例或课件发给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大致了解本节课重点与难点在哪里,以便授课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课上用心讲授——讲解到位
近几年,我主要讲授了《成本会计》、《审计学》、《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共同点是枯燥、难懂。那么,如何将这些课程讲好是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针对财务类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爱上财务类的课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堂教授环节应当力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通俗易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其次,活跃课堂气氛,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审计学》授课过程中,我会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引入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并且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授《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这一章内容时,我会将瑞幸咖啡(小蓝杯)财务造假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另外,我还会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案例,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将思政德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观看视频、讨论等方式融入“爱国情怀”、“职业操守”、“诚实守信”、“法治意识”、“工匠精神”、“严谨求真”等育人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财务人员。
三、课后加强练习——训练到位
每个章节结束,我都会运用思维导图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思维导图以教师绘制为主,个别章节也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并掌握各个知识点。
由于所授课程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相关知识,所以,每章结束,我都会利用“雨课堂”平台发布练习题,并进行在线测试。根据“雨课堂”平台的测试报告以及学生答题情况反馈,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查漏补缺。
四、课后认真总结——反思到位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也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后,我会将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与梳理,进行课后总结,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