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 贺金波,张红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有学者指出,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可重复收看等优点,除此之外,相较于线下模式,这种线上教学在理想情况下还具有以下四点优势:
一是创新教学体验。这种对传统形式的颠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非同以往的全新感受,教师和学生毋需依赖教室、实验室等固定的教学场所,仅需一台电子设备便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过程。这种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短暂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程度,有利于缓解长期线下教学导致的审美疲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收获一种片时千里、同此凉热的独特体验,思想因之更加活跃,课堂气氛也会更轻松活泼。
二是充实教学资源。网络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庞杂而广博的线上资源,教育部在2020年2月初发布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指出:“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已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这些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资源为线上课堂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基础,相较于以某位特定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这种随时取材于其他优质教学成果的课堂从广度与深度来说似更胜一筹,颇有裨于师生利用充盈资源博采众家之长。
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比线下教学,线上课堂更依赖学生的自觉性,教师隔着网络不方便面对面随时督促学生,只能通过定时定量的课业来督促学生,这便推动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独立规划,正是在这种自主设计研习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巩固,参与热情随之高涨,自主学习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四是方便教师教学。线上教学从签到、点名到作业批改,皆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而在教学平台进行的各项活动数据也可被快速完整地存档保留,例如教学视频、学生作业、试卷分析等,方便日后进行统一的整合研究。
以上这四点依托于《意见》中“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任务要求,对操作平台、网络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相应需求,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与挑战。
二、线上教学的挑战
线上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一是技术问题。从客观上来看,我国的互联网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探索过程,此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形下,不得不将线上教学从辅助位置推向主位,这便面临一些技术上尚未完全攻克的难题,例如视频流畅度低、网络拥堵卡顿、回音杂音充斥等,这皆为教学过程增添了些许干扰;而从主观上看,许多教师对网络直播技术不甚熟悉,对于开启线上直播、添加录播视频、插入及批改课后习题等环节都是从零起步,且时间紧张而任务繁重,大家对于尽快开展线上教学感受到或轻或重的压力,因此,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便成为广大师生的紧迫任务,这对于一些很少接触网络、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着实是一项艰巨挑战。再者,一些偏远山区及农村学生家里不具备上网条件,线上教学的统一开启,对这部分学生是巨大难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通过技术公平保障教育公平便成为亟待关注与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是师生互动问题。相较于线下教学时面对面的交流答疑,线上模式显然限制了较为亲近的沟通形式,在表达的顺畅性上难以达到当面教学的效果。在网络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发起视频聊天、评论弹幕留言等方式进行课业交流,这看似拓宽了研讨渠道,但也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是视频形式的滞后性和单一性给即时聊天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交谈方式建立在高速网络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教师难以如线下教学那样与每位学生保持较为公平恰当的互动频率,这势必给良好的课堂氛围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此外,学生通过评论或弹幕与教师进行交流,当某课程信息量较大时,教师很难兼顾快速滑过的每一条信息,便也难以接收众多反馈;同时,师生花费时间在聊天室提问答疑的过程通常带来注意力的分散,而打字快慢也时刻影响着课堂进度,这些不便之处使得部分教师减弱甚至放弃了在线上与学生的互动,这必然无裨于师生之间良性关系的构筑。再者,很多课程往往伴随着一些当堂测验,在线下进行时有教师当场监督,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真实水平,线上模式便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律,他们是否进行网络搜索或求助旁人、可否信赖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的成绩是否确凿有效,这些对于教师来说皆具有较高未知性,即为教学成果的确定与检验带来一些不可控因素,长此以往,师生间的健康互动可能受到信任危机的不良影响。
三是教学设计问题。网课流程相较于线下来说更为复杂,这便催生了多种课堂模式,例如对录播形式的采用,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倡“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之“带动全国慕课教师团队开展线上教学服务”,这些充沛的教学资源在为教师授课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种设计安排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度难以做到及时地了解与跟进,而多数依赖于其他网络资源,其单一化的形式势必带来课程针对性的不足,延宕教学进度;且因各种资源分散于多个网络平台,教师为了完善信息的涵盖度便会采用多平台进行教学,学生不得不往返周折于不同应用软件,上课程序的繁杂琐碎使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大打折扣。考虑到丰裕的录播资源确于网络教学有所裨益,如果完全采用教师直播讲授形式而弃相关资源于不顾,则不失为一种浪费;因而这其间的度需要认真把控,这便要求教师对观看视频、直播讲授、讨论答疑等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充分细致的考量与规划;如果缺乏良好完备的教学设计,其不利影响相较于线下课程来说会更显突出,如何在网课实践中不断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挑战。
以上这三点问题在高校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得较为频繁与集中,此外还有任务量增大、课堂气氛、学习环境差异等多方面难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迎头而上,尽快出台相应对策以缓解当前局面,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广大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应对策略
鉴于线上教学的种种限制,我们亟待一些相应对策。首先从平台来看,增强服务器投入以保障基础网络的稳定成为当务之急,网络环境的安全平稳既需要技术方面的有力支持,也有赖于平台管理的规范程度。从另一角度来说,技术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需要时间,故而因势利导与随机应变对于教学过程的高质高效来说便显得尤其重要,切忌生搬硬套或一成不变,高校教师团队在选取平台之前,应先对绝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网络条件进行问卷考察,整合相应情况并制定严谨方案,最终目标是提供与教学情况相适应的网络服务。同时,平台的集中也很重要,分散的课程资源会在无形中消耗师生的时间精力,而统一化管理与使用平台便会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这便要求高校对自身教学平台进行全面完善,不但要保证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的丰富与充沛,还要组织人力物力对网络平台的流畅性、可看性、易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维护与提升,最终达到网络管理体系与课程教学质量相互推动促进的良性关系。
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对网上教学的适应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技术水平,尽快掌握熟练的信息化技能,将网络与课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资源优势。二是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网络利弊,争取扬长避短,改良各项环节,对录播和直播部分的比重布置也应根据课堂内容与学生反馈随时进行调节;在选择资源制作课件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进度差异,对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安排比例要有先期考虑,做好整体规划;答疑时若不方便统筹每条弹幕,便可换作当堂提问或群聊留言等更为清晰具体的方式。三是增强与学生的高质互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通过视频、群聊、私聊等多种方式弥补线上模式给师生互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高频互动、奖惩制度等形式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互动过程中要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既要使答疑频率尽可能覆盖更多学生,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质进行针对训练,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更好的教学质量。
而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提高技术能力、尽快适应网络课堂的同时,也应发扬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觉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利用在网上学习的机会广泛汲取相关资源进行自我充实;在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同学、教师的沟通互动,构建研讨小组,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充分保证疫情居家期间的学习效率。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呵护、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媒介,而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支持工具和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线上教学的崭新模式下,如何通过教育的星星之火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最终使其绽放燎原之辉,成为值得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这种反思对我们日后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也颇有裨益,通过统筹规划将线上线下的教学优势结合起来,取精去糟,互为补充,在互联网时代或成高校教学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