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老教授上课时,问他的学生们:“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学生,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学生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当时看到这个故事时,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何尝不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呢?最初,我们每一位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师行业,想着教书育人,可是我们的职业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而是“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润物于无声的琐碎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那颗炽热的心呢?
2009年刚刚参加工作时,我的老领导程老师说过一句话:教师,是个良心活。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只愿自己在面对学生,面对学生家长时,可以问心无愧。想要无愧于我们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去试着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其次,教给他们所需的知识,包括课本上的还有课本之外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想要无愧于学生家长,那就是要把学生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育人”,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本着“不忘初心”,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和学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